渝北网  >   社会
昼夜坚守的“哨兵”——我区“雪亮工程”助推平安建设工作掠影

?

全区27660个高清视频监控摄像头全天24小时工作,守护渝北市民平安

视频监控拍摄的实时画面

民警可通过监控摄像头传回来的画面,进行案件研判

  一台多媒体终端设备就近连接4个壁挂式监控镜头,50米内其拍摄到的人脸、车牌号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就是布局全区的“雪亮工程”。据记者近日从区委政法委、区综治办了解到的消息,截至今年10月底,渝北区已在城区所有背街小巷及农村治安复杂部位布建了27660个高清视频监控摄像头、6915块多媒体液晶显示屏。随着“雪亮工程”不断推进,渝北正在用技术的手段把普罗大众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期望搬进了现实世界。遍布渝北各地的摄像头、高清显示屏也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昼夜坚行的“哨兵”……

  尽忠职守,还原矛盾纠纷真相

  细心的群众大概早已发现,从去年3月开始,渝北大街小巷的墙面上突然多了一面面液晶显示屏,大多数时候,屏幕上显示的是政策宣传、防骗防盗等知识,但如果居民有需要,看似普通的显示屏立刻转换“功能”,成为还原事件真相的“利器”。

  “你把我爸爸撞成这样了,要赶紧送他去医院抢救……”“你爸爸不是我撞的,是他自己倒地,我只是好心,将他扶了起来……”今年4月17日早上10点,两名男子站在洛碛镇安庆路农业银行门口的马路上吵得不可开交,引发近百名群众围观。巡逻民警赶到后经过了解得知,男子王某的父亲过马路时倒在车主白某的车旁,人事不省。王某赶到现场后,坚持认为是白某开车撞了父亲,白某则辩称自己车上布满的灰尘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自己没有撞人,之所以搀扶王某的父亲纯粹是好心。

  司机白某车上本安装有行车记录仪,但由于记录仪坏了没修,根本没法使用,而围观群众也没看到事发经过。这时,民警发现农业银行对面一处房屋上安装了“雪亮工程”的摄像头,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民警立即带着当事双方来到派出所调看事发时段的视频监控。

  通过逐帧查看视频,真相浮出了水面:原来,当白某启动汽车时,王某的父亲正好背对着车子左侧,白某没注意到,车前轮撞了王某的父亲一下,王某的父亲便倒地不起。在监控面前,白某低下了头,承认确实是自己撞了老人,他害怕老人伤得厉害,自己担责任,便谎称自己是热心司机。民警对白某进行了严厉批评教育,白某则表示,他愿意承担老人的全部医药费。

  震慑犯罪,降低辖区罪案发生

  “雪亮工程”在全区的铺开,通过科技手段还原事件真相,对一些矛盾纠纷的调处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同时,无处不在的高清摄像头对犯罪分子更能起到震慑作用,有效护佑渝北市民的平安。

  家住回兴街道宝圣东路社区的居民龚廷明告诉记者,他已经在宝圣东路社区居住了20年,以前这片治安环境有些混乱,盗窃等刑事案件经常发生。“自从去年装置了摄像头以后,现在治安环境好了很多。有摄像头盯着,贼娃子也不敢顶风作案了,我们居住在这里很放心!”龚廷明说道。

  据记者从宝圣东路社区了解到的信息,该社区配合区公安分局在辖区物业小区、单体楼的出入口共安装了112个高清视频监控摄像头,并将所有视频图像传输到社区办公室的监控中心。当监控区域范围内发生异常情况时,相关人员可以凭借监控视频,在第一时间有效处置各类事件。

  不仅如此,“雪亮工程”在全区铺开也极大地提升了罪案破案率。

  今年3月,刘某的摩托车被盗,民警接到报案后一边立案侦查,一边调取案发地周边的监控视频,最终确认了犯罪嫌疑人,并通过调看沿路监控确定了赃物的停放地点。摩托车虽然找到,但嫌疑人却无影无踪。民警知道,犯罪嫌疑人偷盗摩托车只是第一步,销赃才是他们更看重的。于是,民警一边继续开展走访调查工作,一边组织人员在摩托车处蹲守,最终在嫌疑人现身时将他抓获,并通过突审顺藤摸瓜将另外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此时,距离案发仅仅过去了16个小时。

  数据显示,自从去年启动“雪亮工程”后,我区已经利用视频监控破案千余件。此外,我区110报警发案数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0%,有效保护了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科技护航,合力守护渝北平安

  “‘雪亮工程’是在原有的‘天网’基础上改进的。”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陈波说,经过升级,“雪亮工程”的视频画面由原来的7寸增加为32寸,画面清晰度也提高了数倍。以前民警只能看监控画面,现在还可以显示声音、文字等信息。不仅如此,“雪亮工程”还能实现市民与政府职能部门的互动,政府职能部门可通过显示屏发布政务信息,市民也可通过触摸液晶显示屏或手机扫描显示屏上的二维码,发送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资料反映民意、警情。据区综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都是渝北在重庆市的首创,在全国也很罕见。

  在功能拓展方面,“雪亮工程”也可以在安全可控的情况下,向社会提供公共安全服务。比如,通过手机APP,向市民提供交通等信息查询和报警服务。下一步,区公安分局还准备将其融入到渝北“智慧城市”系统中,通过数据挖掘、人像比对、车牌识别、智能预警、无线射频、地理信息、视频多媒体、北斗导航、及时通讯等现代技术集成运用,打造全新信息化社会治理模式。

  此外,未来的“雪亮工程”还将采取超前的动态人脸识别技术,进行人脸图像抓拍,形成人脸图像数据库。今后有重大案件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后,只要嫌犯被监控摄像头拍到,将自动向区公安分局报警,帮助警方破案。

  也许有人会有疑问,27660个视频监控摄像头和6915块多媒体液晶显示屏,这些设备安装在户外24小时运行,每天全区流动人口那么多,如何能确保这些户外设备的安全?对此,陈波表示,除了专业公司定期维护外,更多市民正主动参与到设备维护当中。

  “最开始我们也曾担心,会有人破坏设备,但现在一年过去,当初的担心是多余的,市民很理解并支持警方,自‘雪亮工程’启动以来,我区还未发现过一例故意损坏设备的案件。”陈波告诉记者。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任天驹 摄

编辑:唐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