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网  >   民生
将脱贫之策精准滴灌到低收入群众心间
——渝北区扶贫开发工作综述

?

古路镇乌牛村通过发展仙桃李产业助贫困户脱贫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入山林。”

  带着这份责任与担当,2015年,全区1367户3893名贫困户在既定时间全部如期脱贫“摘帽”,圆满打赢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在市级考核中,排名全市第二、非重点区县第一。经过脱贫巩固,目前,全区有脱贫户1102户2747人、贫困户17户51人、1%低收入农户1378户3379人。

  一组组数据表明,渝北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贵在精准、重在精准。要确保贫困人口一个不落地精准脱贫,需要从“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从“千篇一律”转向“个性化定制”。

  为此,2017年,渝北区委、区政府以深化“1%农村低收入群体滚动帮扶计划”为抓手,着力深化精准脱贫机制,着力深化精准到户到人政策,突出抓好全力攻坚、巩固成果和持续提升三项重点,农村贫困群众收入明显提高,自我发展意识、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预计2017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6583元、增长10%,减少贫困人口53户134人,超额完成100人的市级考核任务。

  责任如山 打出扶贫攻坚“组合拳”

  2012年底,一则激动人心的好消息传遍渝北大地。渝北区在全市33个扶贫开发区县中率先实现整村脱贫销号。

  骄傲和荣誉面前,渝北并未止步。在全国打响脱贫攻坚战之际,走在前列的渝北,深感肩上多了几分沉甸甸的责任。

  去年以来,全区上下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重大民生工程,坚持“区负总责、部门配合、镇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区、镇、村“三级书记”一起抓,构筑了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打出了一套扶贫攻坚“组合拳”。

  在工作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严格落实扶贫开发区委书记和区长双组长制,调整充实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与有扶贫开发任务的12个镇街签订了脱贫成果巩固责任书;建立健全扶贫开发工作季度联席会议制度,确保脱贫前后工作要求不变、工作队伍不散、工作力度不减。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政策体系,先后出台《关于深化1%农村低收入人群滚动帮扶计划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为打好脱贫成果巩固持久战奠定基础。

  为推动结对帮扶工作的持续开展,我区还建立了“厅级领导包镇、处级领导包村、机关干部包户”结对帮扶工作机制,组织20名区级领导、107个区级部门(镇街)4000余名干部开展以“送项目、送资金、送技术、帮劳动”为主题的“三送一帮”活动,落实村级帮扶资金和到户帮扶资金600万元,解决问题130多项,实现帮困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确保巩固脱贫成果工作取得实效。

  同时,在深化精准识别机制、深化退出机制、深化滚动帮扶机制上下功夫。在深化精准识别机制上,区扶贫办先后组织开展2017年农村困难群众摸底调查和“四类人员”核查清理工作;在深化精准退出机制上,区扶贫办严格按照“一出、三不出”脱贫方法,通过“八步四公示一公告”的流程识别认定脱贫户;委托重庆渝调统计师事务所对全区2015年脱贫户、2016年新增建卡贫困户和低收入农户现状及满意度进行评估,收集贫困户的精准识别、精准扶贫效果、农户满意度调查多维度原始数据,为继续巩固脱贫成效打下基础、提供经验。在深化滚动帮扶机制上,一方面,坚持政策不变、力度不减、人员不散的原则,2020年前,对已脱贫农户和新增建卡贫困户继续实行滚动帮扶,继续享受到户到人政策,持续实施干部结对帮扶,确保稳定实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另一方面,科学编制《渝北区1%农村低收入群体滚动帮扶计划》,完善农村低收入农户精准识别标准和程序,每年按全区农村户籍人口1%的比例确定农村低收入人群进行滚动帮扶,确保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

  一系列实打实的“组合拳”,方法对路,活力迸发,一幅进展喜人的脱贫攻坚战奋进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精准发力 唱好三个到户“重头戏”

  “在我生活遇到困难的时候,镇上给我送来了致富的良策,帮助我改变了现在的生活。”说话的是茨竹镇花云村村民曹新炳。他告诉记者,去年,通过帮扶,他养殖了山羊100头,年销售收入近10万元。

  在全面脱贫攻坚向破解深度贫困难题深入之时,如何在脱贫攻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摸清贫困之根、号准贫困之脉、下好脱贫之方,对于提高脱贫资源配置效率,增强脱贫实际效果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渝北的扶贫攻坚字典里,“推动产业覆盖到户、危房改造到户、设施延伸到户”成为题中之义,让帮扶帮在了刀刃上。

  在产业扶持中,区扶贫办共落实产业扶持资金678.2万元,继续对新增贫困人口按2000元/人,对已脱贫的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者除外)按2000元/户的标准予以项目直补,着力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种养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电商、乡村旅游等扶贫产业,确保贫困群众户户有1—2个增收项目、家家有1—2个致富门路。目前,有608户发展特色水果、高山蔬菜、中药材等914.2亩,424户发展林下小家禽、肉兔养殖2.17万只,461户发展生猪、牛、羊等大牲畜养殖1314头,29户发展渔业149.4亩。同时,加大财政资金股权化支持力度,30个“拨改股”试点项目全面建成并分红,共分红625万元,亩均分红155元,户均分红550元;投入财政资金1000万元,在渝北10个村开展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试点,其中,古路镇乌牛村10户低收入农户以地入股乌牛农业股份合作社发展仙桃李喜获丰收,入股农户可分得1200元/亩,同时,该合作社还为古路镇其他107户贫困户每户分发优质“仙桃李”种苗,创新“基地合作社 贫困农户”模式,采取标准生产、订单收购、统一营销的方式,积极扶持贫困户发展特色李产业。

  在危房改造中,我区建立全区C、D级危旧房数据库,并实行挂牌、拍照、建档管理。落实资金1266万元,优先安排贫困户、农村低收入农户危房改造计划,对缺乏劳动力的贫困农户,由镇街组建专业施工队伍帮助完成房屋改造,确保农户住房安全。据统计,2017年已改造贫困户、农村低收入农

  户危旧房251户(其中C级15户、D级236户)。

  在完善设施中,我区大力实施农村交通、水利、电力、通讯、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扶贫“五大工程”,自来水、硬化路、光纤村村通基本实现,农村困难群众出行、饮水安全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截至2017年底,累计实施硬化路300公里,安保工程300公里和公路绿化600公里,镇、村通畅率和撤并村通达率达100%,建成村社硬化便道393公里,惠及全区12个镇街113个村,受益群众6.5万人;新改扩建农村人饮工程146个,自来水普及率达90%,解决和改善28万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场镇4G通信和193个行政村光纤实现全覆盖。

  以非常之举,成非常之事;立下愚公志,苦干加实干。在渝北大地上,处处留下了扶贫的坚实脚步……

  立体推动 奏响社会扶贫“协奏曲”

  2017年2月16日一大早,渝北区回兴街道水木年华广场,被前来找工作的居民挤得水泄不通。原来2月11日到17日这一周是回兴街道“春风行动”招聘周,共吸纳入场企业100余家,提供2300个就业岗位,首日初步达成求职意向者900余人,这其中,就有不少是家庭贫困户。

  “三人省力气,四人更轻松,众人团结紧,百事能成功。”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渝北通过就业创业帮扶到人、医疗救助到人、教育资助到人、社会保障到人,努力形成多点发力、各方出力、共同给力的“大扶贫格局”,让社会扶贫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

  在实施就业创业工作中,区扶贫办与区人社局、区总工会、区妇联等部门联合组织专场招聘会1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吸引19000余人参加,达成求职意向1500人。依托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电子商务、汽车美容、装饰装修等专项技能培训,目前已完成雨露技工培训4期305人、扶贫创业培训3期239人,实用技术培训8期800人次,干部政策培训15期300人次,确保劳动年龄段内有培训意愿的已脱贫农户“应训尽训”,实现有条件的脱贫农户“1户1人1技能”全覆盖。开发镇村级公益性岗位,为15名贫困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并对有经营思路、有创业意愿的贫困户及其子女,安排相关人员联系帮扶、指导创业,为其创业提供财力和人力支持。

  在实施医疗救助工作中,我区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在全面落实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商业保险、医疗救助、社会救助“五重保障”基础上,采取“普惠特惠”“分级分类”的方式,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确保因病致贫贫困农户的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率、健康档案建档率达100%;2017年已支持重特大疾病(门诊和住院)贫困人口2387人次、支持金额48.93万元,临时救助1400户、救助金额655万元。区民政局、区红十字会分别建立了扶贫济困医疗救助基金,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发生医保目录外的住院医疗费用给予救助,2017年已救助3027人次、救助金额297.8万元。

  在实施教育资助到人工作中,我区健全贫困家庭子女各学段资助体系,重点完善高中及高等教育阶段资助政策,确保资助全覆盖、不断档。2017年暑假,区教委对全区2016年和2017年低收入家庭中393名学生以及37名新增建卡贫困户学生家庭逐一进行资助政策电话宣传,确保教育资助政策家喻户晓。2017年全区共有819名困难学生获各类教育资助达256万元。

  在实施社会保障到人工作中,我区全力推进农村扶贫和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将农村低保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月300元上调至每人每月350元,并及时将贫困人口中没有劳动能力、符合低保条件、需要由社会保障进行“兜底”的,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确保实现应保尽保。对非民政救助对象的贫困户由区财政统一按一档缴费标准资助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同时,积极推进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保”,完善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保险扶贫机制,区扶贫办为2446户6081人贫困农户(含低收入农户)购买“精准脱贫保”;目前,已理赔81起,赔偿61.25万余元。

编辑:官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