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茨竹根源农业蓝莓种植基地
统景镇柑橘产业与旅游经济紧密结合,今年推出了柑橘树认领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认领
个头大、口感好的仙桃李深受市民喜爱
每每到了秋季,渝北的乡村沃土藏金、阡陌纳银。秋风送爽中,瓜果飘香的沃野田畴有如一幅印象派的油画,色彩强烈而艳丽。大自然用传神妙笔描绘出鹤乡金秋的醉人画卷,农民们用灿烂的笑容讲述着丰收的喜悦。
2017年,渝北区深入贯彻落实各级“三农”决策部署,按照“提品质、增效益、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据测算,全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583元、增长10%,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1.8。
特色高效农业实现新突破
农业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
2017年7月,渝北区大盛镇顺龙村,在海拔近500米的林地下,成片的灵芝长势正好,灵芝的菌盖呈暗红色,形状为圆形或扇形。“去年3月以来,渝北区农委联合业主,通过大棚种植和仿野生种植的方式,开启了人工试种灵芝项目的序幕,经过4个多月的探索,项目获得成功,近100亩灵芝也迎来了丰收时节。”区农委工作人员介绍说。
不仅如此。去年,渝北的特色高效农业,迎来了硕果期:建成全市首个智慧农业综合服务云平台,顺利接入8个特色产业基地和18家企业,亩均节约成本2000元,渝北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依托长龙、望梅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新引进果蔬冻干等10个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着力打造渝北高端航空食品城。
在绿色农业发展方面,我区在全市率先启动实施农产品绿色行动,高标准设计完成渝北绿色农产品地域形象logo标志,编制完成《渝北区2017——2020年农产品绿色行动总体规划》和农产品产地优质区域、改良区域、休耕区域三色电子地图,全面取缔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经销点25家,新增50个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示范点,新制定发布农业地方生产技术标准30项,新培育市级名牌农产品10个,新认证“三品”农产品20个,我区被评为全国农产品绿色生产示范区。
农旅融合取得新进展
农村改革激发新活力
渝北之北,华蓥山下,坐落着一处秀美胜地——渝北区茨竹镇。
这里群山环抱,林海莽莽;这里山清水秀,风景绮丽;这里物产丰富,梨花飘香……
经过多年的发展,这里已经不再是那个养在深闺无人知的偏僻小镇了。按照农旅融合发展的思路,近年来,茨竹镇围绕“美丽新茨竹,养生避暑城”的定位,着力推进特色效益农业、特色乡村旅游业、特色小城镇、特色美丽乡村建设,踏出了“乡村振兴”的铿锵步履。
当然,茨竹镇的嬗变不是个例。去年以来,区农委高起点策划“三环十景”农村全域精品乡村旅游发展布局,在每个镇集中打造一个精品乡村旅游示范点,目前正在加紧编制规划。坚持“大农业大旅游乡村地产”综合开发模式,3000亩“巴渝乡愁”大型田园综合体签约落户。按照“标准化、智能化、景观化、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在全市率先规划建设50个“一园一景”标准化农业示范园,目前趣童、望梅等5个“花园式”一园一景标准化农业示范园基本建成。
为推进农村改革,区农委积极稳妥推进财政农业项目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30个“拨改股”试点项目全面建成并分红,共分红625万元,亩均分红155元,户均分红550元。投入财政资金1000万元,在大盛镇天险洞等10个村开展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试点,乌牛村2500亩仙桃李全面进入丰产期,实现产值约400万元,入股农民亩均分红5000元。
美丽乡村展现新风貌
民生保障跃上新台阶
如今,在木耳镇金刚村,整治后的龙潭子片区古村落,小桥流水,如江南水乡。如果不是当地人介绍,你很难将这个错落有致的小村庄与昔日破败景色联系在一起,而这都源于渝北美丽乡村建设。
为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去年来,在区农委与相关部门、各涉农镇街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全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公路通达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建成1个市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11个区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片,基本实现“面上净化、点上美化”。实施农村森林提质增效行动,新造林和林相改造6000亩,绿化公路600公里、水系700亩。新建成村社硬化便道147公里,受益农村群众3.4万人。深入实施1%农村低收入人群滚动帮扶计划,全年脱贫户、建卡贫困户和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基本实现“不返贫、快致富”目标。
正是这些工作,让渝北的乡村越来越宜居,也让乡村里的人越来越幸福。